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

專門科很敬業 ----太醫院和欽天監


中央規則有特別提到醫士和天文生的一句:「如醫生天文生,不願當者准其加捐,醫生天文生已行者,不准復捐,如願下場者亦聽」

如果玩家起手擲得聚一或聚二(三個一或二),就能夠成為陞官圖中的專科人物:醫士(聚一)或者天文生(聚二)。只要玩家仍是醫士或天文生,仍可作未入流捐班候補,可一旦進入太醫院或欽天監後,就不得捐官。

到底這兩個部門,有甚麼缺點,要在中央規則處特別提醒玩家,並有「醫生天文生已行者,不准復捐」之例呢?

首先說缺點。答案很簡單,這兩個部門,基本上都很「敬業樂業」,只要一進去,就不怎麼能轉出來,而且幾乎沒有油水,完全與陞官圖的「為官之道」背道而馳!

但兩部門相比較,太醫院應算較差。

由醫士出身,假若不捐官,一路在太醫院爬上去,最多擔任太醫院院使,途中可能因為擲才而支公注五籌(醫士、八品吏目、正七品御醫和正六品院判),不過杯水車薪,而正五品院使再升品位,最多升至正二品就大賀。各位一看就明白,做宮廷醫生還真是敬業啊,只是一直做自己的專業,收微薄的「酬勞」,最後品級考還必定要付錢給退了休的尚書大人、總督大人、大學士……等一下!不是有「凡一二品遇全色論封典」一例嗎?對不起,太醫院的門牌已寫得清清楚楚:「如在二品上擲全色,作正二品大賀不論封典」。原來做醫生,連封爵也不可能,那根本是沒錢賺嘛。

天文生在欽天監任職期間,雖然沒油水可撈,但有趣的是,欽天監的官員竟然可以走出去!那就是擔任正六品的五官正或監副的時候,玩家有機會成為禮部或刑部主事(五官正擲德或才)、都察院都事(同上,擲良)、兵部或工部員外(監副擲德或才)。至於為甚麼會如此,就不得而知了,留待異日再尋覓。

同樣,一旦成了正五品監正,就跟院使一樣,只能等正二品大賀,不得論封。假若有玩家先退休,基本上是虧定了。

至於為何此二部門不能捐官呢?按《清史稿志九十‧職官二》所載,「乾隆四十七年改一人為蒙古員缺。……並定監官升轉不離本署,積勞止加升銜,著為例。」大抵是因為乾隆曾規定欽天監官員不得升轉他官,而陞官圖就據此而定此例,避免玩家以捐官轉離欽天監。至於太醫院,《清史稿》並沒有記載原因(也是我懶翻其他各志),但我猜想:醫士一旦離開本職,就甚麼也做不了,皇帝因此不授他官;或者醫士太專門,皇上根本不讓他們升遷他官;又或者提拔醫士作其他官職,會受正途出身的官員非議,故皇上只准醫士們於太醫院升銜。

那麼,這兩部門是否完全沒有進入的價值呢?其實,一局六人的陞官圖,第一人大賀時能收一百五十籌以上的賀禮,只要該局是六人或以上,其他玩家的出身一般,那麼太醫院和欽天監也不是太差的選擇。但要注意:若果太多人正途出身,爭入科場上殿試,可能未退休前,要先拿錢賀人,那可就虧本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