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去舊公司兼職幫忙的日子,總有新發現。
由二樓通往三樓的樓梯,有時候會用一條膠鍊攔住去路,上面寫著:休息Closed。有些時候,只是三樓的同事去了吃飯,或者上了貨倉,只要顧客想上三樓,我們還是會帶路讓他們上的。不過,我發現,百分之九十的顧客,看見膠鍊擋住了去路,都不會主動提出「我想上三樓看」。他們通常認為三樓真的關了門,或者不作聲,但毫不懷疑這條膠鍊和上面寫的字。
由此我就想:其實我們也真的容易接受白紙黑字的內容,有時候甚至不考慮其真確性。
如果把「休息Closed」改成「請與職員聯絡」,以現在的人流,恐怕顧客的提問會令職員們感到厭煩吧。有些顧客,畢竟都只是想閒逛閒逛而已。
這種不怎麼考慮真確性,便逕自相信書面內容,就是中了「合理化煙幕」的圈套。
社會上還有許多例子,在超級市場和便利店,不也常常看到貨品架的黃色標籤,上面寫著「減價」前和後的價格嗎?可是,又有誰能知道,減價前的價格,是否原本的售價,或者減價後的金額,才是原本的售價?我們稍一不慎,就會以為買了減價貨品,其實每天留意價格,就會發現根本就變動不大,「原價」(Original Price)是怎樣,其實都不重要。它(和其顏色標籤)只是令你「覺得」東西便宜了。
當面對這些煙幕時,要保持警覺,才不會掉進去。而有時候,也可以倒過來,利用煙幕來達到目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